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外交主題記者會 王毅回答中外記一包養app者提問_中國網

作者:

分類:

requestId:6894134c2c7124.75214814.

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定于2025年3月7日(星期五)上午10時,在梅地亞中心新聞發布廳舉行記者會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、外交部長王毅就“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系”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。中國網現場直播,敬請關注!

文字實錄

主持人:

中外記者朋友們,早上好。歡迎大家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記者會。本場記者會的主題是“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系”。大會新聞中心很高興地邀請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包養委員、外交部長王毅先生出席今天的記者會并回答大家的提問。下面先請王毅先生和大家作交流。謝謝。

2025-03-07 10:05:14

王毅:

各位記者朋友,上午好!很高興同大家再次見面,感謝各位記者朋友對中國外交一如既往的關心和支持。

2024年是國際格局深刻演變的一年,也是中國改革發展闊步前行的一年。中國外交在習近平總書記領航掌舵下取得重要進展,為高質量發展營造了良好外部環境,為變亂交織的世界帶來了寶貴的穩定性,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邁出新的堅實步伐。

今年的國際形勢依然充滿挑戰,但中國外交初心不改,將繼續同各國一道,堅守人間正道,把握時代潮流,捍衛國際公平正義,維護世界和平穩定。

現在,我愿回答大家的提問。

2025-03-07 10:06:22

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:

王毅外長,您好。在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進程當中,元首外交發揮著非常關鍵非常重要的引領作用,您包養網能否具體介紹一下元首外交在過去這一年取得哪些成果?今年又會有哪些短期包養新看點?

2025-03-07 10:10:05

王毅:

元首外交是中國外交的最高形式。過去一年,習近平主席親自擘畫、身體力行,元首外交成果豐碩,一幕幕精彩畫面仍歷歷在目。從和平共處五項原則70周年紀念大會、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,到中阿合作論壇,三大主場外交樹立起全球南方攜手共進的新標桿。從歐洲到中亞,從金磚到拉美,四次重要出訪匯聚起世界團結合作的新動能。習近平主席還接待了眾多外國政要和友人,130多場外事會談會見,續寫了中外友誼的新佳話。

作為大國大黨領袖,習近平主席以全球視野和時代擔當,引領中國外交守正創新,穩健前行,推動中國與世界的關系發生積極和深遠的變化:一是中國的外交政策主張尤其是習近平主席提出的重大理念倡議,越來越得到國際社會的歡迎和支持;二是中國在應對各種全球性挑戰、解決熱點難點問題上發揮的積極作用,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期待和贊許;三是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成功和啟示,也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認同和借鑒。

2025年對中國和世界都是一個重要年份,元首外交將迎來新的高光時刻。就在上個月,習近平主席出席亞洲冬運會開幕式,拉開了今年主場外交的序幕。我們還將隆重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,舉行上海合作組織峰會等一系列重大活動。習近平主席預定開展數起重要外訪。元首外交將書寫中國同世界雙向奔赴、相互成就的新篇章。謝謝!

2025-03-07 10:11:10

俄羅斯塔斯社記者:

去年以來,中俄領導人密集互動,兩國關系健康發展。也有一些人擔心,近期俄美開展對話,會不會影響中俄戰略協作。您如何看待中俄關系?

2025-03-0包養合約7 10:13:43

王毅:

中俄關系每年都會被問到,但角度每次都不同。我要強調的是,無論國際環境如何變化,中俄友好的歷史邏輯不變,內生動力不包養一個月價錢減。

雙方深刻總結歷史經驗,決定永久睦鄰友好,開展全面戰略協作,尋求互利合作共贏,因為這樣最符合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,也符合時代發包養行情展進步的方向。中俄已探索出一條“不結盟、不對抗、不針對第三方”的相處之道,站在了新型大國關系的前列,樹立了相鄰國家關系的典范。一個成熟、堅韌、穩定的中俄關系,不會因一時一事而變,更不會受第三方干擾,是動蕩世界中的恒量,而不是地緣博弈里的變量。

去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,習近平主席和普京總統三次面對面會晤,共同引領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邁向歷史新階段。

今年是二戰勝利80周年,中俄兩國曾分別在亞洲和歐洲主戰場浴血奮戰,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付出了巨大民族犧牲,作出了重大歷史貢獻。雙方將以共同紀念這一重要歷史節點為契機,弘揚正確二戰史觀,捍衛二戰勝利成果,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,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。

2025-03-07 10:15:05

新華社記者:

外長,您好。您剛剛提到,2024年的中國外交為動蕩不安的世界注入了寶貴的穩定性。2025年的國際形勢可能會更加變亂交織,您覺得中國外交又將發揮什么作用?謝謝。

2025-03-07 10:16:35

王毅:

正如你所說,當今世界變亂交織,確定性日益成為全球稀缺資源。各國尤其是大國作出何種抉擇,將決定時代方向、影響世包養感情界格局。中國外交將堅定不移地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,站在人類進步的一邊,將以中國的確定性穩住不確定的世界。

我們將做捍衛國家利益的堅定力量。中國人民有著自強不息的光榮傳統,我們從不惹事,更不怕事。任何極限施壓、威脅訛詐,都無法撼動14億中國人民的眾志成城,都不能阻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步伐。

我們將做維護世界和平穩定的正義力量。繼續拓展平等、開放、合作的全球伙伴關系,積極踐行中國特色熱點問題解決之道,與全球南方譜寫團結自強的新篇章。我們將用事實證明,和平發展這條路是行穩致遠的光明大道,也應當成為世界各國的共同選擇。

我們將做維護國際公平正義的進步力量。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,以人類前途為懷、人民福祉為念,推動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包養妹治理,恪守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,為構建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凝聚更廣泛的共識。

我們將做促進全球共同發展的建設力量。繼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,同各國分享中國式現代化的廣闊機遇。維護多邊自由貿易體制,營造開放、包容、非歧視的國際合作環境,推進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。謝謝!

2025-03-07 10:18:10

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記者:

特朗普重返白宮后,大力奉行“美國優先”政策,就職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已經讓美國退出多個重要國際組織和機構,同時凍結美國大部分對外援助,與傳統盟友關系也陷入緊張。請問您認為這些是否對中國發展有利,為中國在國際事務中扮演更重要角色提供戰略機遇?

2025-03-07 10:23:25

王毅:

這個世界上有190多個國家,試想如果每個國家都強調本國優先,都迷信實力地位,那這個世界將倒退回叢林法則,小國、弱國將首當其沖,國際規則秩序將受到嚴重沖擊。

一百多年前的巴黎和會上,中國人就發出歷史之問,究竟是“公理勝強權”,還是“強權即公理”?新中國外交堅定站在國際公理一邊,堅決反對強權、霸權。歷史應當向前,而不能倒退。大國應承擔起國際義務,履行好大國擔當。不能唯利是圖,更不能恃強凌弱。西方有句話,“沒有永遠的朋友,只有永遠的利益”。而在中國看來,朋友應當是永遠的,利益應當是共同的。

習近平主席把握歷史大勢,站立時代潮頭,提出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包養網VIP同體,倡導各國超越各種分歧、差異,共同呵護好人類唯一可以居住的星球,共同建設好命運與共的地球村。這一重大理念既體現中華文明天下為公的優秀傳統,又彰顯中國共產黨人包養的國際主義情懷,讓我們能夠站在全人類福祉的高度,“會當凌絕頂,一覽眾山小”。我們高興地看到,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到構建命運共同體的行列,還有100多個國家支持“三大全球倡議”,更有超過四分之三的國家加入共建“一帶一路”大家庭。歷史將證明,只有心懷“大家”,才能成為真正的“贏家”。攜手邁向人類命運共同體,將讓這個世界成為各國的世界,讓未來成為所有人的未來。

2025-03-07 10:26:15

印尼國家廣播電臺記者:

世界越不穩定、不確定,發展中國家和中小國家就越容易淪為犧牲品。您認為當前形勢下,全球南方國家應當如何維護自身利益?

2025-03-07 10:26:47

王毅:

當今世界風起云涌,風從南方起,潮自南方來,全球南方卓然壯大是這個時代最鮮明的標志。如今的全球南方,經濟總量全球占比超過了40%,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了80%,已經成為維護國際和平、帶動世界發展、完善全球治理的關鍵力量。

世界百年大變局下,東西南北關系出現此消彼長的歷史性變化。展望未來,要讓世界穩下來、好起來,全球南方是關鍵。

全球南方要自強。今年伊始,印度尼西亞成為金磚正式成員,在包養站長此表示祝賀。同時還有9個伙伴國加入金磚大家庭。金磚正在成為全球南方合作的“主心骨”,增長的“發動機”,我們要把“大金磚”更加做大做強,讓全球南方的前進動力更加強勁充沛。

全球南方要團結。除中國主辦上合峰會外,巴西、南非今年還將分別主辦金磚和二十國集團峰會。我們要在國際上發出一致聲音,維護共同利益,不斷提升在全球治理中的代表性和話語權。

全球南方要發展。去年11月,習近平主席宣布了中國支持全球發展的八項行動,為全球南方加快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。我們要堅持把發展置于國際議程的中心位置,培育發展動能,提升發展能力,在實現現代化的道路上攜手同行。

中國是全球南方的天然成員,因為我們有著反殖反霸的共同歷史、也有著共同發展振興的共同使命。無論國際風云如何變幻,中國都將心系全球南方,扎根全球南方,同其他全球南方國家一道,譜寫人類發展的歷史新篇。謝謝!

2025-03-07 10:28:28

彭博社記者:

美國和俄羅斯已就結束烏克蘭危機展開直接談判。特朗普總統表示,歡迎中國在這一過程中提供幫助。中方認為應該為此發揮什么作用?在什么情況下中國會派遣維和部隊?

2025-03-07 10:30:53

王毅:

中方從危機爆發第一天起就主張對話談判,尋求政治解決,就在為和平奔走、為促談努力。習近平主席在危機初期提出“四個應該”的重要主張,為我們明確了努力方向。中方據此發布烏克蘭危機立場文件,派出特使開展穿梭外交,并同巴西等全球南方國家在聯合國發起“和平之友”。中方秉持的始終是客觀公正的立場,發出的一貫是冷靜、平衡的聲音,目的是為解決危機創造條件、匯聚共識。

中方歡迎并支持一切致力于和平的努力。同時也要看到,這場危機根源錯綜復雜,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,消融化解也非一日之功。但沖突無法有贏家,和平不會有輸家。談判桌是沖突的終點,也是和平的起點。各方立場雖不盡一致,但都希望達成一個公平、持久、有約束力并被各當事方所接受的和平協議,這是一個難得可貴的共識,也是應當共同努力的目標。中方愿根據當事方的意愿,同國際社會一道,為最終化解危機、實現持久和平繼續發揮建設性作用。

我還想說的一點是,烏克蘭危機延宕超過3年,回過頭來看,這場悲劇本可避免。各方應當從危機中汲取教訓,安全是相互的,也是同等的,一國的安全不能建立在別國的不安全之上。還是要倡導并踐行共同、綜合、合作、可持續的新安全觀,這樣才能真正實現歐亞大陸乃至世界的長治久安。

2025-03-07 10:31:47

CGTN記者:

外長,您好。DeepSeek異軍突起,向全球展示了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創新能力。也有人說,美國無法接受中國科技的創新領先,有可能會“比不過就搶”、“得不到就毀”,這是他們對中國科技崛起的本能反應。您如何看待中美在科技領域的競爭?

2025-03-07 10:32:14

王毅:

這段時間,中國的科技創新不斷突破了人們的想象。從當年的“兩彈一星”,到“神舟”、“嫦娥”,再到5G、量子計算,DeepSeek,一代代中國人的奮斗從未止步,中國的科技強國之路越走越寬。

當然,這條道路并非一片坦途。無論是航天科技,還是芯片制造,外部施加的無理打壓從未停歇過。但哪里有封鎖,哪里就有突圍;哪里有打壓,哪里就有創新;暴風雨最猛烈的包養網車馬費地方,恰恰是“哪吒鬧海”、“一飛沖天”的舞臺。中國有句古詩說得好,“青山遮不住,畢竟東流去”。小院高墻擋不住創新思維,脫鉤斷鏈最終將孤立自己。

科學技術不應成為編織鐵幕的工具,而應當是普惠共享的財富。為推動人類的共同發展,中方認真落實習近平主席提出的《人工智能全球治理倡議》,發布《人工智能能力建設普惠計劃》,同巴西、南非、非盟發起“開放科學國際合作倡議”,呼吁重視全球南方的科技能力建設,不讓任何一個國家掉隊。我們愿意同更多的國家分享創新成果,同大家一起追逐星辰大海。謝謝!

2025-03-07 10:33:56

路透社記者:

特朗普重返白宮不久,就以芬太尼為由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征新一輪關稅。與此同時,他也表示希望同中國建立良好的關系。與特朗普第一任期相比,中方在接下來的四年里與特朗普政府打交道的方式將有何不同?

2025-03-07 10:36:58

王毅:

相互尊重是國與國交往的基本準則,也是中美關系的重要前提。任何一個國家都不能幻想一邊對華打壓遏制,一邊與中國發展良好關系。這種“兩面人”的做法不僅不利于雙邊關系的穩定,也無法建立起彼此的互信。

你提到了芬太尼,首先要講清楚,中國一貫堅決打擊販毒制毒,是當今世界禁毒政策最嚴格、最徹底的國家。早在2019年,我們就應美方請求,在世界上率先列管所有芬太尼類物質。而芬太尼在美國的濫用是美國自身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。中方本著人道主義精神,為美國提供了各種幫助,美方不應以怨報德,更不能無端加稅,這不是負責任的大國所為。

“行有不得,反求諸己”。美國應該復盤一下,你們從這些年的關稅戰、貿易戰中得到了什么?貿易逆差是擴大了,還是縮小了?制造業的競爭力是上升了,還是下降了?通脹是好轉了,還是惡化了?民眾的生活是變好了,還是變糟了?中美經貿關系是相互的、對等的。如果選擇合作,將實現互利共贏;如果一味施壓,中國必將堅決反制。

包養金額為當今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,中美都將在這個星球上長久存在下去,因此必須和平共處。正如習近平主席今年初在與特朗普總統通話時指出的,沖突對抗不應成為選擇。中美兩國擁有廣泛共同利益和廣闊合作空間,可以成為伙伴,相互成就,共同繁榮。

中方將繼續按照習近平主席提出的相互尊重、和平共處、合作共贏三原則,致力于中美關系的穩定、健康、可持續發展。同時,希望美方能傾聽兩國人民的聲音,認清歷史發展的大勢,客觀理性地看待中國的發展,積極務實地開展對華交往,同中方一道,共同走好既有利于兩國、又造福世界的中美正確相處之道。

2025-03-07 10:39:59

人民日報記者:

請問您如何評價現階段上合組織所發揮的作用?中方在擔任輪值主席國期間將提出哪些方案?在中國舉辦的上合峰會將討論哪些問題?謝謝。

2025-03-07 10:40:14

王毅:

今年是上合組織的“中國年”。上合組織誕生于中國,以上海命名,對我們有特殊意義,很高興能夠迎接上合“回家”。

令我們更欣慰的是,經過24年發展,上合組織已從6個成員擴大為26個國家的“上合大家庭”,構建起世界上幅員最廣、人口最多的區域合作組織。

上合組織之所以能夠發展壯大,關鍵在于始終弘揚“上海精神”,堅守互信、互利、平等、協商、尊重多樣文明、謀求共同發展的初心,走出了一條新型區域合作之路。

作為輪值主席國,中方今年以“弘揚上海精神:上合組織在行動”為主題,正在政治、安全、經濟、人文等領域開展100多項活動。我們要以“中國行動”擦亮“上海精神”,以“中國引擎”驅動上合車輪。

我要在這里向大家通報,今年秋天,中國將在天津主辦上合組織峰會,屆時上合國家領導人將齊聚海河之濱,總結成功經驗,擘畫發展藍圖,凝聚合作共識,讓上合組織從中國再出發,推動構建更加緊密的上合命運共同體。

2025-03-07 10:41:03

《環球時報》記者:

有觀點認為,當前國際秩序正處在二戰以來最危險的時刻,聯合國的作用和權威受到削弱。請問中方認為應該如何去處理這一局面?中國將發揮什么作用?

2025-03-07 10:44:34

王毅:

今年是聯合國包養成立80周年。二戰結束前后,國際社會做出的最重要決定就是成立聯合國,打造一個維護世界和平、開展全球治理的最主要平臺。事實證明,聯合國經受了考驗,發揮了作用。

現在形勢又發生了很大變化,單邊主義抬頭,強權政治泛濫,有的國家對聯合國提出了這樣那樣的質疑,但中方認為,矛盾越是復雜,越要突出聯合國的重要地位;挑戰越是緊迫,越要維護聯合國的應有權威。

各國都希望避免世界重回叢林法則,為此,首先要筑牢主權平等的基石,承認國家不分大小強弱,都是國際社會平等一員,不能誰“胳膊粗”、“拳頭大”,誰就說了算。二是要堅持公平正義的原則,反對少數國家壟斷國際事務,全球南方的聲音應當得到更多傾聽,各國的正當權益應當得到充分保護。三是要恪守多邊主義的理念,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,以包容協作取代集團對抗,以“大團結”破除“小圈子”。四是要加強國際法治的權威,大國尤其要帶頭講誠信、包養講法治,反對雙重標準和選擇性適用,更不應欺行霸市、巧取豪奪。

中國是二戰后國際秩序的締造者和受益者,當然也是這一秩序的維護者和建設者。我們無意另起爐灶,也不支持任何國家推倒重來。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,中方意識到自身承擔的國際責任,將堅定維護聯合國的中心地位,做多邊體系的中流砥柱,做全球南方的正義代言。上個月,中方在聯合國安理會主持召開以“踐行多邊主義、改革完善全球治理”為主題的高級別會議,100多個國家踴躍報名參加,揭開了紀念聯合國成立80周年活動的序幕。我們愿同各方一道,重溫聯合國創始初心,恪守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,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。

2025-03-07 10:46:15

土耳其阿納多盧通訊社記者:

特朗普總統上個月宣稱“接管”并“擁有”加沙地帶,將居住在這一地區的巴勒斯坦人遷至鄰近國家。您如何看待美方這一計劃和加沙地帶未來發展?中方在中東和平穩定中扮演什么包養網角色?

2025-03-07 10:47:25

王毅:

你為阿拉伯所有的兄弟姐妹提了這個問題,這個問題很好。

加沙屬于巴勒斯坦人民,是巴勒斯坦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。任何強制改變加沙地位的行徑,都不會帶來和平,只會引發新的動蕩。我們支持埃及和阿拉伯國家共同發起的加沙恢復包養和平計劃。人心不可違,公理不可廢。大國如果真的關心加沙人民,就應該推動加沙全面持久停火,加大人道主義援助,秉持“巴人治巴”原則,為加沙重建作出貢獻。

中東不靖,世界難安,而巴勒斯坦問題始終是中東問題的核心。巴以沖突循環往復,癥結在于“兩國方案”只實現了一半,以色列國早已建立,而巴勒斯坦國仍遙不可及。下一階段國際社會努力的重點,應當更多聚焦“兩國方案”,更多支持巴勒斯坦獨立建國。只有如此,巴以雙方才能真正和平共處、阿拉伯和猶太兩個民族才能長期友好共存。為此,巴勒斯坦各派首先要落實好《北京宣言》,實現團結自強;中東各方要跨越分歧,支持巴方建國;國際社會要為巴以和平凝聚共識,提供助力。

中國是中東國家的戰略伙伴,是阿拉伯兄弟的真誠朋友,中方將繼續堅定地為中東人民爭公道,爭和平,爭發展,支持中東國家自主掌握前途命運,自主探索發展道路,早日實現和平振興之夢。謝謝!

2025-03-07 10:48:07

尼日利亞通訊社記者:

去年中國成功舉辦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,今年您新年首訪非洲四國。中方將如何落實峰會成果,助力非洲實現發展振興?

2025-03-07 10:52:30

王毅:

中國和非洲從來都是命運與共的好朋友、好伙伴、好兄弟。在習近平主席和非方領導人共同引領下,中非關系進入歷史最好時期,中國與非洲所有建交國實現了戰略伙伴關系“全覆蓋”,中非命運共同體定位提升到“全天候”層級。

今年是中非合作論壇成立25周年。25年來,中方幫助非洲新建和升級了近10萬公里公路、超過1萬公里鐵路。僅過去3年,中國企業就為非洲又提供了超過110萬個就業崗位,中國已連續16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貿易伙伴。中非合作讓非洲兄弟姐


留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